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14 16:32:45
实用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3篇

实用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导入、图谱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若干,农场和歌词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乘着音乐火车去农场

1、听音乐律动进“农场”。

2、发生练习:母鸡怎么叫?

二、母鸡的喜事

1、聆听第一遍音乐,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和内容:今天大母鸡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们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有什么喜事!

2、引导幼儿带着问聆听第二遍音乐:

大母鸡是在哪里下的蛋?大母鸡下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下蛋以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3、边提问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大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大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样子)

(3)大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

3、唱唱大母鸡的'喜事:大母鸡想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下蛋啦”的喜事,让我们来做它的宣传员,唱给大家听!

三、我们一起来“下蛋”

1、教师当母鸡,全体幼儿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请个别幼儿尝试当母鸡,其余幼儿当草窝。

3、自由合作表演。

(1)交代游戏规则:自由组合以5个孩子为一组的表演队,一个孩子当母鸡,四个孩子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幼儿自由组合并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合作游戏。

四、游戏:母鸡孵小鸡

1、大母鸡想要有自己的小宝宝了,你们知道它们躲在哪里吗?对啦,鸡宝宝躲在蛋里,要鸡妈妈坐在上面孵20多天才能出来呢!

2、教师当母鸡,幼儿当鸡蛋,在游戏中结束本活动。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歌唱、游戏等形式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

2、初步学唱歌曲《五只小青蛙》,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衬词0x|xxx0|的节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个青蛙手指偶2、音乐《五只小青蛙》3、钢琴4、5个大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模仿小青蛙跳进场:感受歌曲前奏、间奏的活泼情绪。

2、发声练习:感受歌曲xxx|x—|和0x|xxx0|的节奏。

3、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念歌词,初步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指导语:池塘里来了一群小青蛙,你们猜猜有几只?它们在池塘边干什么呢?(教师出示5个青蛙手指偶,念唱歌词)

(2)欣赏歌曲,提取歌曲中的衬词,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吃虫的声音,掌握衬词0x|xxx0|的节奏。

——指导语:小青蛙是怎样吃虫子的?它吃虫子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幼儿学唱歌曲。

——指导语:小青蛙吃虫子的本领我们已经学会了,现在我们也跟着五只小青蛙来唱唱歌吧!

4、教师与幼儿对唱歌曲

——指导语:我们换一种唱法,我来唱歌,请小朋友来学小青蛙吃虫子的声音和呱呱的叫声。

5、分组对唱,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带来的乐趣。

——指导语:我们请左边的小朋友来唱歌,右边的小朋友来学小青蛙吃虫子的声音和呱呱的叫声

6、集体歌表演《五只小青蛙》

——我们跟着音乐里面的小朋友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7、小组歌唱游戏《五只小青蛙》

——指导语:老师也想请你们五个人一组来扮演小青蛙,大家找到伙伴之后,共同商量好谁做第一只青蛙跳进池塘(大呼啦圈),谁做

第二只、第三、四、五只小青蛙?

8、活动结束——指导语:小青蛙们,来,跟着我一起,我们到外面捉虫去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念唱歌词的道具(手指偶)还可以更加夸张化,可用一只只纸做的青蛙,直接放在高处跳下来,更能直接体现小青蛙跳进池塘,从而更加激起幼儿的兴趣。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积极参与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关于三只猴子歌曲的图片6张,节奏型卡片教师用2张。

2.《三只猴子》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打招呼问好。

老师:小朋友,你好!(依次出现一些小动物图片,请幼儿问好)

幼儿回答:***,你好!

请幼儿做动物动作,老师来问好!

二倾听,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播放《三只猴子》的音乐,请幼儿倾听。

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里有谁?有几只猴子?它们在干什么?

2)再倾听歌曲一次。

3)幼儿回答提问,当回答正确时,老师唱着歌曲拿出相应的卡片。

师:猴子们为什么在床上跳,如果说我们跟着歌曲有节奏的跳,可能就不会摔跤了!

2.请幼儿听着音乐,想象自己在蹦蹦床上,边听音乐边跳一段。

3.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跳。

师(边出示节奏卡边说):我们现在这样跳,按节奏一拍跳一下,大家试试看。

4.1)请幼儿3个人组成一组,手牵手听音乐来跳。

2)改变节奏型,老师唱歌,孩子拍手。

3)听旋律,孩子牵手跳。

5.分组跳,一组幼儿在前面表演跳,剩余的孩子和老师一起唱。

三.在充分倾听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1.集体唱

教师:现在老师来播放音乐,我们一起跟着旋律来唱一次。

2.分角色唱。老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再交换

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谁来学一学?妈妈在喊得时候 ,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师: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一起试试看。

3.观看视频跟唱。

4.表演唱

师:面向老师一起来唱一次。

四.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游戏:完整唱歌曲,当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师: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实用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