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
(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创意20分
表演20分
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美术教案 篇2斯玛特创意儿童美术《有趣的点》
(适用于学校、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创意美术儿童班)
课题:点线面
课时:共4课时;第一课时;
2―3岁
教学目标:1、学习点、线、面的概念;
2、初步学习辨别红、黄、蓝色彩;
3、初步尝试用肢体绘画。
教学重点:1、深入浅出地解释点,线和面的概念;
2、引导幼儿联想常见的几何物品,观察实物;
3、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
材料:水粉(三原色),大白纸,点线面图案,报纸,各种小积木。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色彩
1、鼓励幼儿用手指和颜色做朋友。教师先用手指蘸颜料印在纸上,引导幼儿模
仿印“点”。并认识红色
2、我们把所有的红点连在一起(用笔把红点连起来)看一条长长的红线就出来
了,它可以无限延长。
3、老师在幼儿印好的“点”上任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启发幼儿兴趣。
(如:毛毛虫、蚂蚁、汽车等图案)
二、不同的点
1、出示报纸。(想想怎样才能把它立起来?)在纸印上颜色 每人一张报纸,引导幼儿用力把它团起来。
2、把团好的纸团蘸上蓝色,印在纸上。看看印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的?
3、我们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试试。
4、老师在幼儿印好的颜色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
(眼睛、花、大树等)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点、线、面图案
引导幼儿说出所看到的图案。(小人、字母、轮船、飞机等)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幼儿了解到其实美术很简单用大小不同
的点,颜色不同的点都可以完成一幅画。
四、有趣的点画
1、 ……此处隐藏4750个字……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写字、画画等
老师:对(画上一条鱼 )
(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
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
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
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 ?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 (示范) ,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
(蜡 笔) (绳子 纸条) (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美术教案 篇10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尝试、制作的过程与游戏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好玩之中感受到有趣的美术活动。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扭、粘等手法进行加工纸条,让学生感受加工后的形状,强化视觉效果,并知晓对纸条经过处理后可使之飞起来更美。
教学程序的安排设置如下环节: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启发引导——游戏、交流。
评价方式是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制作心得并得到提高。
教学目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尝试,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引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纸条“会飞”的现象。
1. 组织学生在室外上课,出示一张A4纸。“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把这张纸从高空放下,谁能说出纸张是怎样飞下来的?
2.“到底是不是象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飞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A4纸从高处放下,引导学生观察。
3. 教师再把A4纸剪成一条宽约2厘米的纸条后,再把它从高处放下。“这些纸条又会如何飞下?”
4.“请同学们回忆剪过的纸条落下时和整张纸有什么不同?”
1. 学生争先恐后说出纸张飞下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2. 学生观察整张纸飞下的现象。
3 .学生较好奇地观察纸条飞下的现象。
4. 学生讨论、归纳纸张落下的不同现象。学生讲出A4纸是摇摆着、缓慢落下的,而撕成条的纸是快速旋转着落下的。
新 授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纸条飞”这一现象。
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找出“飞旋的方法”。
启发引导
学会利用色彩来进行装饰物体,使之变得更好看。
1. “哪一种形状的纸落下更快更好看?”
2.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条“飞”旋起来呢?甚至旋转的更快呢?
1. 师鼓励同学们动手来尝试一下。
2. 师组织8人小组进行“找出纸条会飞旋的方法”的竞赛。(预先准备好奖品)
3. 师针对学生制作时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制作时注意纸条两端的平衡。
4. .组织学生进行评选。
1. 教师出示两种形状相同,色彩不同的纸条(一个是色彩缤纷的、一个是没有色彩装饰的)同时从高空放下进行比较 “哪个纸条更漂亮”。
1. 学生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怎样做才能让纸条飞起来?
1. 学生分成8人小组进行制作,利用自备的各种纸条尝试“纸条飞起来了”。
2. 小组长汇报尝试结果,介绍“我们的纸条是怎样飞起来的”——示范纸条折一下、扭一下、粘一下……。
3. 组员表演纸条“飞起来、转起来”。
4. 学生评选出做得较好的小组。
如:形状多样、飞旋时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旋转时能保持平衡等方面。
1. 学生发现装饰过的纸条更美,再通过老师的提示,分别在自己做的纸条涂上好看的颜色,使纸条旋转时变得更漂亮。
评价游戏、交流
1. 老师和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看谁的纸条在空中飞的时间长,谁的纸条旋转的更快?
2. 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1.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互相指出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纸条的形状,使纸条飞旋得更好看,飞的时间更长。
2. 同学们把地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卫生。